海角社区-吹箫舔精|线上看 版权所有 Copryright
,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南京市浦口区雨山西路文济楼4楼,邮编:211815,联系电话:(025)58318620 制作维护:嘉硕网络
法官聚焦调解 把法庭搬进课堂
为提升法科学生实践能力,深化院校合作,2025年9月16日,浦口区人民法院汪会中法官走进海角社区 法律诊所课堂,化身“实务导师”,以鲜活案例为笔、深厚法理为墨,为莘莘学子绘制出一幅立体生动的民商事调解实践图景,带来一堂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精彩教学。
课堂上,汪法官以法院民事案件调解为核心,通过将调解与审判进行对比,系统阐释了调解所具备的非对抗性、自愿性、中立第三方非决定性、纠纷解决彻底性及利于自动履行等特性。同时,汪法官着重强调调解必须严守的四大原则——自愿是根基,合法是底线,尊重民俗是传承,查明事实、分清是非是标尺,为调解实践筑牢理论框架。此外,汪法官还从人性与社会和谐视角出发,深入剖析当事人选择调解的多重原因,包括纠纷解决成本、情感需求、结果可控性,以及对社会和谐度与幸福指数的考量。
在实践教学环节,汪法官结合婚姻家事与继承纠纷、恋爱纠纷、交通事故、校园安全等大量真实典型案例,细致讲解民商事调解的流程、方法与技巧。他指出,调解需先全面了解案件基本事实,挖掘潜在信息,精准归纳争议焦点;在此基础上,通过心理疏导缓和紧张气氛,探寻当事人心理预期;最后,抓住矛盾焦点,通盘考量各方利益,因势利导,找准利益平衡点,促成调解协议达成。
课程尾声,同学们以离婚纠纷为蓝本,迅速切换至调解员、当事人、代理人等角色。有人沉着冷静梳理争议焦点,有人春风化雨调和矛盾,教室里你来我往,既充满思辨交锋,又不乏温情互动。热烈的讨论与思维碰撞,让课堂化作培育法律实务能力的沃土。
此次法官进课堂活动,是浦口法院与南京审计大学深化院校合作的生动缩影。通过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,让法科学生在校园中触摸司法一线脉搏,为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法律人注入强劲动能,也为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鲜活范本。
胡晓涛 邵芙蓉